首页 > 资讯 > > > 正文
专业考证+动画演绎,如何解读一张700多年前的西湖导览图 观点
发布时间:2023-05-18 16:24:03   来源:杭报集团业务交流  

杭报集团业务交流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…………探|寻|新|闻|背|后|的|故|事…………


全文共2157字

阅读大约需10分钟


▲   陈珲讲述《西湖繁胜全景图》的考证过程


3月4日起,杭州日报官方微信开始对一幅700多年前的西湖导览图进行点位式解读——“难得湖图”微信专题对照着《西湖繁胜全景图》讲述南宋临安城的那些事儿。


《西湖繁胜全景图》原是美国弗瑞尔美术馆收藏的《西湖清趣图》中的第三部分,南宋文化研究专家陈珲老师在历经三年多的求索、追考后,将画卷中200多处景物一一确认、标注,并证据充分地进行了证明与阐释,最终完成了《南宋西湖全景考——<西湖繁胜全景图>解读》这一著作。


《西湖繁胜全景图》部分截图
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
事实上,陈珲老师完成研究距今已有近10年,她的著作刊印出版距今也有近2年,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点解读《西湖繁胜全景图》?该如何解读这张图?解读它的意义又在哪里?这是解读之前我们问自己的三个问题。


1


酝酿近2年,不断完善

终于等到“最好的节点”


其实,早在《南宋西湖全景考——<西湖繁胜全景图>解读》正式出版时,我们就与陈珲老师取得了联系,并邀请南宋史研究专家姜青青老师共同担任学术顾问。与两位老师当面商讨之后,一份解读大纲很快列了出来。


最初的大纲共分为5大部分,分别是“序篇”“总纲”“民生之基”“北望中原”“华贵天城”,共12章,细分为38个内容条目。大纲经两位老师审定,立即投入执行,视频的拍摄工作在宝石山大佛寺遗址和南宋书房先后展开。


▲   大量证据表明《西湖繁胜全景图》出自南宋后期


然而,视频拍摄完成后,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。之前列出的大纲切块过于细致,容易出现在单个点上内容不足、言之乏物的情况。制作团队连夜讨论后,对内容模块进行了调整,化繁为简,将一些缺乏故事性的点位去除,又将关联度高的点位串起来,减少不必要的模块分割。依照调整后的大纲,11篇微信推文初稿在半个月内完成,成为视觉设计的基础。


就在视觉设计紧张展开之时,2022年初,杭州经历了多轮疫情,采编力量向抗疫报道倾斜。但是,我们始终没有放下解读《西湖繁胜全景图》的念头,《南宋西湖全景考——<西湖繁胜全景图>解读》以及大量与宋韵文化相关的辅助性书籍始终放在我们的案头。尽管专题的发布一推再推,但在那一年里,凭着翻烂书本的劲头,专题的内容一再丰富和完善,视觉设计也在见缝插针式的操作中逐渐成型。


2023年的春天,西湖边格外热闹。告别疫情,游人回归,加上亚运在即,三大因素合在一起,为解读《西湖繁胜全景图》提供了“最好的节点”。于是,在箱底压了近2年的好东西,我们拿出来了。


2


通俗语言+动态演示

说当代人听得懂的宋史


解读700多年前的图,最大的难度在于文史考证本身的专业和枯燥,若非有特别的兴趣爱好,大多数人对于考证内容是不感兴趣、看不进去的。因此,将考证内容转化为用户一看就懂的一般性信息是关键的第一步。


▲   动态展示部分《西湖繁胜全景图》


要迈好这第一步,先得把专业语言变成大白话。陈珲老师行文严谨简洁,考证材料内容体量却很庞大,这些材料基本出自古籍,为文言文,所以,在语言转化过程中,一方面要将陈珲老师的文字做“软”,另一方面,要将文言文材料“现代化”。


当然,仅仅“抄书”是不够的,还要通过大量辅助材料的补充,增加内容的故事性、延展性。比如第一篇推文《杭州入春第一天,景区已经堵成这样!直到按到这张图,才知道什么是畅游西湖!》,引用自陈珲老师著作的只有南宋西湖游船形制、上船亭以及造会纸局相关内容,宋代出行方式、宋代造船业、交子的出现、会子的贬值等内容,均来自其他书籍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内容的有益补充,读图变得更加有趣味性,在主线之外有了更多吸引人的支线。


完成了主体内容的设计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拉近这700多年的时间鸿沟。如果只是单纯读图,用户不一定愿意点进去看,必须通过联系当下正在发生的事,完成一波“极限拉扯”。


比如《24岁不治身亡,他被临时葬在西湖一处热门景点!当时这里是高规格的…》一文,讲述的是南宋皇室的丧葬、祭奠规制,从主题上看,真的是又严肃又生硬。然而,南宋两位太子当年安葬之地就是现在的太子湾,太子湾是春季旅游的热门目的地,推文又选在清明节当天发布,巧妙地占了天时地利,被用户戏称为“你是懂标题的”。


有了这些基础操作还不够,很多内容仅用文字描述依然不能让用户完全理解。比如南宋西湖的螭头舫,如果仅看“船头为螭形,首尾高翘,船身修长,两侧无船舷,船工从船尾至船头,须从船棚顶过”这段文字,很难想象出它到底长什么样。但是,通过3D建模复原螭头舫,进行360度旋转展示,用户看一眼就能知道它的外观。


▲   3D建模复原“螭头舫”


3


文化传承,明理增信

解读的不止是一张图


解读《西湖繁胜全景图》的初衷,是向用户介绍南宋西湖的风貌,然而,随着工作的推进,我们想做得更多一点、更深一点。


首先是还原南宋临安城的生活气息。比如当时的人们都是怎么吃喝玩乐的,城市建设是怎样的,消费水平大致如何。


其次是再现两宋的文化兴盛。陈寅恪先生说:“华夏民族之文化,历数千载之演进,造极于赵宋之世。”那么,透过《西湖繁胜全景图》,解读出些许当时的文化风气,也很有必要。


▲   探秘南宋生活

还有就是反映临安城繁华背后的隐忧。众所周知,南宋是一个偏安王朝,强敌环伺,危机四伏,《西湖繁胜全景图》中的很多细节非常能够反映当时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,引导用户辩证地看图中桃红柳绿的西湖,也是我们想要做的。


总而言之,除了介绍、展示这样一张南宋西湖的导览图,我们希望用户能通过阅读,回顾、了解更多的南宋历史文化冷门知识,并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实现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,将宋韵文化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。


图片、视频来源:杭州日报


作者谢俊

杭州日报全媒体新闻中心

问道河岳常如我

时见花开不封侯


点击右上角分享你感兴趣的内容

小编24小时不定时在线

欢迎交流



微信号:hzrbywjl

投稿:

hzrbywjl@163.com
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@  2015-2022 大众器材装备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295 911 578@qq.com